游客发表

虞城縣張集鎮:百名“和事佬”巧解鄉間“疙瘩事”

发帖时间:2025-07-04 16:19:38

來源:商丘日報-商丘網

“老許,多虧你這個‘和事佬’,把俺兄弟倆心頭的‘疙瘩事’解開了,要不然俺家得出大麻煩!”7月27日,虞城縣張集鎮盧廟村村民盧忠訓拉著“和事佬”老許的手,連聲感謝。

盧忠訓口中的“和事佬”老許,是張集鎮綜治調解員許學亮。盧忠訓兄弟倆因宅基糾紛發生了矛盾,經許學亮及時說和調解,成功化解了一場風波。

鎮、村都有“和事佬”,村村都有管事人。今年以來,張集鎮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與“我為群眾辦實事”實踐活動結合起來,堅持源頭治理,建立鎮、村、組三級網格,組建了一支102人的調解員隊伍,其中鎮政府配備6名專職調解員,各村配備3名調解員,走訪群眾,收集社情民意,宣傳法律政策,及時化解鄰裏糾紛。

“小糾紛關係大穩定,小調解成就大和諧”。小事雖小,關係社會穩定,南劉集村村民程大香與楊建黨因承包的責任田發生糾紛,雙方各執己見,南劉集村“和事佬”孫栓成通過調查了解,發現雙方因邊界問題產生糾紛,便對兩家土地及鄰居土地重新測量,為雙方劃定地界,雙方對處理結果非常滿意。

楊林村鄉賢楊德戰不怕拾囉嗦、找麻煩,甘當“和事佬”。今年5月,該村村民牛素娟與丈夫王明因家庭瑣事,感情破裂提出離婚,楊德戰聽說後,找到雙方當事人,反複做女方及其父母思想工作,最後由牛素娟補償給男方孩子扶養費5萬元,二人和平解除婚約。近年來,楊德戰主動參與調解宅基、婚戀家庭、交通事故糾紛等事項20多起。

“上麵千條線、下麵一根針”,如何巧用這根“針”串起千條“線”,考量著鄉間“和事佬”的社會治理智慧。“感謝黨、感謝政府,拖了十多年的土地糾紛今天終於解決了,我再也不用上訪了!”草樓村村民蔣洪輪因半畝土地與堂兄弟蔣洪彬發生糾紛,多次越級上訪。今年麥收前夕,通過鎮綜治辦、信訪辦、司法所、派出所、草樓村“和事佬”多方調解,兄弟倆化解了多年積怨,蔣洪輪自願在息訪罷訪承諾書上簽字。張集鎮還通過整合鎮綜治辦、司法所、派出所、民政所、勞保所、自然資源所等行業部門職能,組建專業谘詢隊伍,及時解決涉及戀愛婚姻家庭、土地流轉、拆遷、宅基、醫療、勞動爭議等行業性強的糾紛問題,在全鎮上下形成了規範化、多領域、全覆蓋的人民調解組織網格,做到“早排查、早化解、早解決”,確保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鎮、問題不上交”。

今年以來,張集鎮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31件,化解31件,其中成功化解信訪積案1件,未發生一起赴省進京上訪事件及群體性聚集事件。

本文來自【商丘日報-商丘網】,僅代表作者觀點。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及傳播服務。

ID:jrtt

相关内容

随机阅读

热门排行

友情链接

友情链接